Do You Need Help? Here Us : 电话 : +86 595 22486398
中俄工程机械竞争进入新阶段
June 08, 2025中俄工程机械制造商之间的竞争逐渐达到白热化,大多数类型设备的进口量都令人紧张不安。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情况甚至严重打击了那些看似早已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的大品牌。事实上,该行业的发展前景渺茫,其实施取决于政府的决策,而政府的决策在20年来从未动摇过。
“制裁不仅没有摧毁我们的经济,反而刺激了我们的发展。显著的增长要归功于我们的中国合作伙伴。工程机械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分析机构“ID-Marketing”的商务总监安德烈·洛夫科夫如此描述当前的形势。
这里的关键陈述是关于中国机械进口的增长。事实上,统计数据证实了这一点:2023年,中国占据了82%的市场份额。为此,俄罗斯专用机械协会不断提醒工业贸易部和整个政府提供更多支持措施。然而,政府官员确信他们已经做了很多。
早在2014年,我们就提出了支持本土机械制造商的举措。其中最积极的机制是禁止外国机械进入政府采购领域。制定了标准,以确定一台机器是否在俄罗斯生产,以及在俄罗斯需要完成哪些技术操作才能被视为本地生产。此外,本土机械制造商已做好应对当前挑战的准备。传动系统、液压系统和电子元件等一些部件出现了一些小的中断。尽管并非没有困难,但企业已经能够转向新的零部件基地。——俄罗斯工业和贸易部农业、食品和建筑机械司副司长斯坦尼斯拉夫·切尔托列日斯基(Stanislav Chertorezhsky)说道。
当然,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尽管俄罗斯企业在钢构件制造方面取得了进展,但与冶金工厂的冲突仍然存在。例如,切博克萨雷发电厂在过去一年中掌握了生产叉车桥的技术,并与卡玛斯公司合作开发了双联桥,并与叶拉布加汽车厂合作设计了四台挖掘装载机桥。
国产化进程取决于制造商自身替代进口的意愿。我们长期以来一直为在俄罗斯及世界各地设有生产基地的跨国公司生产平地机、装载机桥、履带系统组件和泵送设备组件。例如,威乐集团早在特别军事行动之前就对我们国家和铸件充满信心,其产品的国产化率已达到99%,并且仍在不断提高市场份额。切博克萨雷发电厂总经理亚历山大·德米特里耶夫表示。
但也有一些零部件基础在俄罗斯几乎不生产,或者质量很差,或者用中国零件组装而成,而且溢价很高。卡玛斯股份公司(KAMAZ PJSC)对伊泰尔玛(Itelma)的指控,以及伏尔加汽车公司(AvtoVAZ)对伏尔加汽车公司(Avtotor)的指控,大家都耳熟能详。尽管批评者自己也购买了大量中国零部件。但这并不妨碍国内机械制造厂获得本地化积分并使用预算补贴。平心而论,俄罗斯确实有一些制造商正在努力最大限度地摆脱对进口零部件的依赖。
“工贸部有一些关键绩效指标(KPI),技术自主化趋势正在兴起,俄罗斯也为外国制造商产品的本地化创造了良好的工具。我旁边坐着一位UMG(俄罗斯挖掘机制造商)的代表,但在我看来,俄罗斯根本没有挖掘机生产。你们目前的市场份额极低,甚至低于统计误差范围。”
但通过工贸部的特殊投资合同、政府第823号法令和优惠租赁政策,我预测未来几年至少会出现三家挖掘机制造商,包括我们。未来3到8年,这三家工厂将占据50%的市场份额,并与外国供应商展开竞争。”切特拉公司执行董事弗拉基米尔·安东诺夫说道。此外,他还指出,切特拉品牌已经开始生产装载机。他希望能够进入该领域的前三名。为此,他要求工贸部代表制定长期的政府支持措施,明确投资回报计划和新产品的开发。
另一个问题是中国机械经销商与当地工厂之间的对抗。尽管后者仍然在一定程度上依赖来自中国的零部件供应,但争夺当地市场的竞争相当激烈。“竞争是好事。我们拥有的制造商越成熟、越可靠,就越好。”弗拉基米尔·安东诺夫笑着说道。
事实上,俄罗斯直到2021年才开始生产“伸缩臂”等机械,随后联合机器制造集团才加入进来。然而,在欧洲零部件供应商受到制裁退出后,联合机器制造集团不得不寻找新的合作伙伴,并将生产转移到布良斯克兵工厂。
与此同时,中国供应商也纷纷涌入本就规模不大的“伸缩臂”市场。目前,曼尼通仍是供应领先者,但徐工集团、临工、三一重工和迪耶西正在迎头赶上。如今,俄罗斯机械制造厂(Rostselmash)也加入了制造商的行列,计划于2026年开始批量生产。“3000台的数量不足以实现深度本地化,但在分析市场动态时,我们意识到,如果现在不实现本地化,未来就会出现问题。其他国家的经验表明,伸缩臂叉车因其广泛的应用范围正在逐渐兴起。”
“今年市场略有放缓,但由于设备供应短缺,这一细分市场仍在增长。制造商数量有限,全球只有5到7家公司生产高质量的机械。鉴于俄罗斯农业机械制造厂(Rostselmash)在农业领域的地位,一旦其产品上市,市场将继续增长。伸缩臂叉车在这一领域应用广泛,因此我们与他们的竞争将会非常激烈。” Alexey Sluhay 承认道。
“应该使用中国技术,因为99%的俄罗斯设备都来自中国。国内制造商如何与10万台进口的中国机器竞争?”别洛波塔波夫先生表示,未来八年内没有时间落实特别投资合同(SPIK),必须引入中国合作伙伴并与其开展全面合作。国际工业家和企业家大会准备为制造商提供未来几年的终端客户订单计划,主要面向国有企业或工业领域的企业。
“2022年2月之后,约有160个品牌从中国进入俄罗斯。我们之所以能够生存下来并保持销售增长,是因为我们的产品线不断更新和扩展。我们不仅专注于销售设备,还提供全套服务。看看整体统计数据就知道了。”——徐工集团经销商“Сюйгун Ру”有限公司商务总监瓦季姆·涅奇波连科(Vadim Nechiporenko)说道。同时,他提到资本成本上升和废料回收税上调是导致销量下降的因素。但这些情况是短期的,中国供应商随后会调整价格或降低机器的生产成本。但这些措施首先会损害俄罗斯消费者的利益。
徐工集团代表解释称,这主要是由于2022年制裁导致哈萨克斯坦与中俄边境通关点的机器积压,这些机器后来全部涌入俄罗斯,导致仓库积压。因此,目前从中国进口的设备并不多,主要是为了消化现有库存。涅奇波连科先生表示,对于所有主要的中国供应商来说,俄罗斯仍然有足够的市场空间,但问题是谁能经受住下一轮加息和废料回收税上调的挑战。
因此,工贸部愿意帮助外国企业进入专用设备市场,但前提是双方必须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例如技术本地化,无论是独立运营还是与俄罗斯合作伙伴共同推进。国内制造商将开始本地化并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未来5-8年,这一比例应达到50%。
当前形势下,俄罗斯市场正逐步走向本土化和合作化。尽管大量中国设备品牌已进入俄罗斯,但真正成功的合作模式仍然有限。在俄罗斯政府和工业界的推动下,本土化生产成为发展的关键。俄罗斯工程机械市场正经历一个复杂而充满挑战的时期。本土化生产和进口替代政策的效果尚待观察,与中国的合作或许是未来突破的关键。
资料来源:机械情报局
请继续阅读、关注、订阅,我们欢迎您告诉我们您的想法。
Add: Pudang Village, Xiamei Town, Nan'An City, Quanzhou, Fujian, China